教育家陶行知所说:“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,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。”我们也可以说,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。正常的生活才是正常的教育,不正常的生活是扭曲的教育。亲自养育和加强陪伴之所以特别重要,就是因为这是家庭教育最不可缺失的基础。也就是说,只有亲自养育和加强陪伴,才能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情感,这不仅关系到孩子内心的安全感,也关系到孩子是否愿意亲近父母并接受教育或影响。所以,真心爱孩子必须努力做到亲自养育,加强亲子陪伴,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法宝。
父母要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,分享责任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;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,尊重彼此的观点和教育方式,形成教育的合力;尊重孩子的个性: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,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。
家庭教育一定要融入日常生活,借助生活场景进行教育,父母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难得“教育契机”,比如,利用去动物园、植物园的机会,告诉孩子要尊重大自然,热爱大自然;利用一些社交场合,教育孩子要懂礼貌,讲礼仪;利用成人礼机会,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,勇于承担责任等。不只是说教,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,把握规律。
作为家长,我们的每一个言行举止,都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因此,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态度,力求做到言行一致、以身作则,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。
爱是有原则、有智慧、有底线的。过度的溺爱,孩子只能是温室的花朵;过度的严格和苛刻,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,容易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。因此,在教育过程中,家长一方面要关爱孩子,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,尊重孩子人格;另一方面要履行自己的职责,严格地要求孩子。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,就是爱而不娇,爱而不溺;严而不酷,严而有格。父母要掌握好教育的度,智慧地平衡两者的关系。这样,父母提出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。
教养孩子有两个维度。第一是给孩子情感需求的反应度,其实这就是慈爱。第二是对孩子期望的控制度,这是严格要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,因材施教,宽严相济,慈爱与严格结合地教育孩子,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心理能量。
平等交流对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,而不是一方居高临下。在这种情况下,双方都可以理解彼此的观点和需求。孩子也应该被给予相应的权利,因为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一样有价值。这种平等的沟通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,从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。
建立一个开放、诚实的沟通环境,让子女感到他们的意见和感受被重视。父母也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,这样可以建立更深的理解和信任。父母和子女可以一起参加一些学习活动,如读书会、在线课程或兴趣班。这不仅能增加知识,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。有时让子女教父母一些新技能(如使用新科技、玩新游戏等),可以让子女感到自信和被认可,同时也让父母有机会学习新事物。
九、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
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,如跑步、游泳、篮球等,增强体质。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,了解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。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压力和情绪,培养积极的心态。教育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,如交通安全、网络安全等。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紧急情况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创造一个温馨、支持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。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,树立良好的榜样。